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4日電(記者 宋莉) “按理說,37℃是人類黃金標準體溫,疫情期間,很多人出門測體溫都是36℃多,為什么大家的體溫都下降了?”“燉肉到底要冷水焯水,還是熱水焯水?”“真正的四維空間是這樣的”“寶媽如何防控兒童近視”“許多工作或者即將工作的朋友會面臨這樣的選擇:是要更多的期權,還是要更高的工資?期權到底是什么?它怎么讓你賺錢”……五花八門的科普小視頻,在各大網絡平臺頻繁刷屏。作為具有社交媒體屬性的傳播平臺,新浪微博上更是有大量“大V”與網友樂于“在知識的海洋中分享快樂”。 科普類知識往往成為網友解鎖生活技能、獲取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,互動也增加熱烈。對于全領域微博科普視頻,轉發評論區等網友留言互動活躍。網友@帶我喝酒 表示,“好喜歡這種對比實驗的小科普。”網友@ _小小小汐 稱,“這篇我要收藏著等我成為寶媽[哈哈]。”網友@糖貓吖吖 表示,“光記住還不行 大家要行動鴨。”網友@小藺的微博 稱贊,“真的是看過四維空間科普中最形象生動的了!視頻真的很酷!” 截至12月14日#微博公開課#閱讀量182.4億,討論540.2萬 記者了解到,新浪微博平臺特別推出了“微博科普”項目,將眾多科普類視頻聚合,通過#微博公開課# 等話題及線上活動不斷加碼,鼓勵扶持優秀的內容創作者向公眾輸出有思考、有含金量的專業、優質內容。在#微博公開課# 頁面可以看到熱門視頻、科普內容合集,還能“粉”到寶藏大V和值得關注的科普大V。眾多知識類博主參與其中,科普內容從歷史、舞蹈、軍事、旅游、運動健身到汽車、財經、讀書、育兒、人文藝術等涉及多個領域,吸引了各垂直領域的網友。在眾多微博科普達人中,有10年以上微博運營經驗的傳統知識大V,不斷嘗試科普潮流,視頻化轉型;也有許多新晉視頻博主,以領域專、內容新等優勢迅速圈粉。 比如,科普作家@花落成蝕 很有代表性。他曾在互聯網公司做過5年新媒體運營,將微博賬號粉絲從8萬增長到700余萬。2016年,他開始運營自己的個人微博賬號,2年后辭職成為專職博主,曾花四個月時間逛了國內41座城市的56家動物園。一路微博直播下來,話題#花老師帶你逛動物園#閱讀量高達 3億。 記者注意到,在#微博公開課# 話題里,“只有你想不到,沒有科普博主做不到。”各個領域的高品質專業科普既高大上,又接地氣。@靈魂健身楊老師 通過Uzi因病退役的新聞,科普“離我們很近的二型糖尿病”,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。@硬核看板一則講解黑人喬治?弗洛伊德之死事件,嚴肅探討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視頻,轉發突破5千。@老爸評測-魏老爸 一期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買某款網紅玩具的視頻,獲得了近2萬的轉發互動。 據悉,微博話題#微博公開課# 截至12月14日,閱讀量已增高達182.4億,討論量達540多萬。 來源:中國青年網 |
點擊查看更多